從1817年人類首次發現硒,到現在已經歷了二百多年。
1817年
瑞典化學家貝采利烏斯從硫酸廠的沉淀物發現硒。
1935年
我國黑龍江克山縣出現克山病,經研究發現缺硒是引發克山病的主要原因,并對十多個省區,三百多個病區進行了補硒,使暴發在缺硒地區的克山病得到控制,這次研究發現充分證實了硒與克山病的關系,與此同時也奠定了我國科學界在世界硒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。
1957年
德國科學家施瓦茨 (Schwarz)發現硒對肝臟有明顯的保護作用。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硒是營養性肝壞死的重要保護因子,從此拉開了研究硒與健康的序幕。
1966年
“硒在生物和醫學中的研究和進展”第一屆國際討論會在美國召開。這是第一個以單一元素為議題而舉辦的國際會議。
1973年
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就宣布:硒(Se)是人和動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。
1982年
在我國《營養學報》上,中科院地理所環境與地方病組首次報道:我國有72%地區屬于缺硒或低硒地區,2/3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硒攝入不足。
1988年
中國營養學會把硒列為15種每日必須攝入的膳食營養素之一。成人每日應攝入50—200微克的硒。
1994年
衛生部將硒列為食品營養強化劑。
1996年
美國亞利桑那大學“亞利桑那癌癥中心”Clark教授為期13年的補硒雙盲干預試驗。此項開拓性的研究被稱為“硒防癌里程碑” 研究。
2003年
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(FDA)明示:"硒能降低患癌風險"和"硒可在人體內產生抗癌變作用"。
2005年
在我國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已被寫入化學教課書(九年級下冊96頁)以及高等院校醫藥教材(微量元素與健康262頁),"硒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及其DNA、RNA和蛋白質合成,抑制癌基因的轉錄,干擾致癌物質的代謝"。
2011年
衛生部取消了GB2762-2005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中硒的指標。
2017年
硒發現200周年:第五屆硒與環境和人體健康國際大會在瑞典召開。
2018年
《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》實施,該標準規定成人每天硒平均需要量為50μg,推薦攝入量為60μg-400μg。
2019年
國務院印發《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指導意見》,首次把發展功能農業寫入我國鄉村振興政策文件。
2021年
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配方食品新國標,包括《嬰兒配方食品》(GB?10765-2021)、《較大嬰兒配方食品》(GB?10766-2021)、《幼兒配方食品》(GB?10767-2021),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中的硒從可選擇成分調整為必需成分。
從發現硒元素,到現在被廣泛認知、應用,經歷了足足兩百多年的時間。歷史的長河讓我們見證了種種奇跡,也讓我們更意識到了硒的重要。
上一篇:“517”問答
下一篇:調制乳粉和配方奶粉有什么不同?